非吸400多亿换成比特币跑路的钱志敏,在英国认罪

工作动态

发布时间: 2025-11-06 14:13:37

2017年4月21日,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立案侦查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从2014年至2017年短短3年,该公司非法吸收资金400多亿,主要犯罪嫌疑人钱志敏将吸收的资金兑换成比特币潜逃英国。2021年5月,英国警方查获其持有的6.1万枚比特币。这事是怎么被查出来的呢?据说是钱志敏当时想用比特币买下一栋价值2350万英镑的豪宅时被英国警方发现的。2025年9月29日,英国伦敦南华克法庭开庭审理钱志敏涉嫌洗钱犯罪一案,钱志敏当庭认罪。 有网友开玩笑说钱志敏赚了,吸走400亿,换成比特币,现在值500亿,退赔了还剩100亿。我比较关注吸的咱们中国老百姓的钱能不能返回来,毕竟这些钱目前不在我们国家境内。当前,公安机关仍在与英国执法机关继续开展跨境追逃追赃合作,希望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张帆律师邀请您阅读全文

小区23部电梯钢绳被人切割,怎么判?

工作动态

发布时间: 2025-11-04 17:02:30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发生一起严重电梯人为破坏事件。事发当日,小区内23部电梯的钢绳被人恶意切割,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且损坏部位集中于关键承重钢绳,幸运的是被检修人员及时发现,未造成人员伤亡。目前,涉事二人已被刑拘。 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就是说,虽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还是要该抓抓,该判判。这可不是个小事,幸亏电梯检修人员及时排查,否则一旦电梯投入运行,有很大概率电梯会坠落。 根据目前的新闻可初步判断,该二人涉嫌的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那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不是故意杀人罪呢?我解答一下,如果这两个嫌疑人是为了杀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人,那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但是他们割了23部电梯的钢绳啊!咋的为了杀一个人割23部电梯啊?脑袋多大泡!也说不去是吧。目前该案件正在审理中,这种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或重

张帆律师邀请您阅读全文

离职员工获取原公司数据仿制APP上架出售,该如何辩护?

工作动态

发布时间: 2025-11-04 16:56:47

最近我办理了这样一个案子,我的嫌疑人之前入职一家公司,负责APP ios端开发及在苹果商店上架相关事宜。离职后,利用其在原公司工作时所掌握的技术信息以及客户资源,仿制了一款功能类似的APP,并在苹果应用商店上架,通过收取下载费用获利。使用这个仿制APP的用户,也可以访问原公司的服务器数据库,从而获取资源。 这个案子报案单位自己在网上找了一个第三方统计,认定这个仿制的APP下载量高达6000多次,获利近45万。但是,目前我对这个统计是不认可的,你不能说你随便找个免费检索就作证据使用是吧。 另外,这和嫌疑人的流水也对不上,因为每次用户在苹果商店下单,苹果商店扣除手续费后,剩下的直接打到嫌疑人的开发者账户,之后嫌疑人再通过关联的银行卡提现出来,嫌疑人账户里可没有这45万。 这里还有个问题,就是报案单位遵从“爬虫协议”,那是不是还得区分一下爬的是什么数据?当然,我这个案子嫌疑人调取并使用的都是加了

张帆律师邀请您阅读全文

2022年居然还有刑讯逼供?

工作动态

发布时间: 2025-11-04 13:54:31

朋友们,2022年还有刑讯逼供呢?想必大家最近也都看到了暴某某被刑讯逼供致死的新闻,2022年离现在也不远,为什么那些刑讯逼供的手段还能出现? 首先,我认为警察刑讯逼供的原因是嫌疑人不认罪,那为什么嫌疑人不认罪,原因就是要么没有证据,要么证据不足,因此,无论是哪种原因均需要嫌疑人的口供做实,所以就开始逼供了。 那,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一定要拿到嫌疑人的口供呢,也就是为什么一定要让嫌疑人认罪呢?我认为,根本原因是来自于各方的压力,比如说上面领导(领导可以不读出来,用手指一下上面)给的压力,或者其他部门给的压力。要不然他跟嫌疑人无冤无仇为啥要刑讯逼供?难道他作为一名警务人员不知道刑讯逼供是犯罪么?不够罪就不够罪么,放了就完了。为什么要冒那么大风险使那么多手段折磨嫌疑人?咋的有不共戴天之仇啊? 还有就是,这个案子也告诉我们,一旦被翻案,背锅的都是下面的警务人员。所以你问他们为什么要刑讯逼供,那一定

张帆律师邀请您阅读全文

获客软件,您了解多少呢?

工作动态

发布时间: 2025-10-30 14:46:07

所谓获客软件,就是可以为商家,在各大平台上,精准获取目标人群的消费习惯、手机号码等个人消费数据的一种软件,方便商家推广自己的业务和产品。那么,获客软件是否属于刑法规定的“专门用于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呢? 首先,我们先大概了解一下这些获客软件的运行原理。获客软件通常可以避开短视频平台服务器系统安全保护措施,进而非法获取服务器中用户昵称、UID、手机号、留言、评论等访问受限的数据。依据《刑法》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具有避开或突破网络平台等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未经授权或超越授权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功能的、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控制功能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三款规定的“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因此,获客软件属于“专门用于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

张帆律师邀请您阅读全文

被北京警方抓了,如何查人关在哪?

工作动态

发布时间: 2025-10-30 14:20:54

如果家属遇到这种情况先别慌,我来跟大家说一下如何查。 首先,如果是刑事拘留,一般都关在北京的看守所,家属收到的刑拘通知书上面也会写人关在哪,但是如果家属什么也没收到,律师也是可以查的,只要提供在押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即可。 其次,如果是行政拘留,则可能是因为卖淫嫖娼,赌博打架等违法原因,一般都是关在北京的拘留所。北京警方一般都会给家属打个电话告知一下,如果没有收到电话可以拨打110直接报警查人关在哪。当然,对于司法拘留,同样可以打110查。 最后,我想说一下,如果是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委不委托律师都行。但如果是刑事拘留,还是建议家属尽快委托律师会见,这样律师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帮助里面的人。

张帆律师邀请您阅读全文

许我耀眼里,对手在网上恶意攻击“妍衣坊”的行为,该如何应对?

工作动态

发布时间: 2025-10-30 14:19:05

电视剧《许我耀眼》热播,中间有一段剧情是竞争对手在网上恶意攻击抹黑“妍衣坊”,说“妍衣坊”几千块钱的衣服和几百块钱的衣服品质差不多,这明显属于不正当竞争,是违法行为,那么现实中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首先,可主张民事侵权。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我们遇到类似情况,要及时通知平台删除相关侵权文章或视频,若平台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也可以一同起诉平台,平台需对损失扩大部分与用户承担连带责任。起诉时主张的赔偿数额,可按照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其次,可主张行政责任。如果发现侵权者是同行的,可以到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由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甚至是罚款。 另外,情节严重的可以报案。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的规定,处

张帆律师邀请您阅读全文

游客挂衣服碰坏消防喷头,酒店索赔16万

工作动态

发布时间: 2025-10-30 14:15:30

大家出门旅游都得住酒店是吧,酒店房间棚顶有个消防喷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很多人用它挂衣服,快住手!最近,浙江有位游客把衣服挂在了消防喷头上,导致消防喷头内部玻璃丝断裂,喷头嗷嗷开始喷水,尽管酒店做到了及时关闭阀门,但是残留的水也把酒店上下两层都给淹了,宾馆因此向游客主张16万赔偿,目前该案正在审理中。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这个案子,游客因为自身过错侵害了酒店的权益给酒店造成了损失,属于侵权,肯定是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但是到底赔多少钱还是比较有争议的。比如说,如果酒店上下两层的其他客人,因此遭受损失,要求酒店赔偿的,酒店赔偿后,毫无疑问可以向这名有过错的游客索赔,但是,其他没租出去的房间,因为这个事暂时租不出去的这个损失,主张侵权的话,是无法要求游客赔偿,说白了因为这是个不确定的损失。当然,如果入住酒店时有签合同,哪怕是网上订酒店时的电子合同,也可以看看上面是否有约定这方面的违约金,额外主

张帆律师邀请您阅读全文

卖粮食被骗,28万被冻结,合理么?

工作动态

发布时间: 2025-10-28 12:52:48

辛辛苦苦卖粮,3车小麦100多吨卖了28万,谁能想到过了两天收钱的卡被冻结了,原因是这28万是涉诈资金。这是我最近刷到的一则新闻。你说这诈骗分子是真挺损啊,你为了洗钱嚯嚯人家辛苦种地的农民,结果给人家账户整冻结了,人家一年白干,真是毫无底线。 这个事可能很多人会替小麦卖家抱不平,这辛辛苦苦种个地,好不容易卖了,还把钱给冻结了,谁知道那人是诈骗分子。这种案件一般来说,如果警方后续能查清小麦卖家是正常交易,也会解封账户,只不过就是时间的问题。 目前,警方在处理该类涉诈案件,前期发现资金有问题时,都会先冻结。但是,这样的行为也会给无辜的人带来不便,就比如这个新闻里卖小麦的农民,你把人家卡冻结了,如果后续不快速调查解封的话,会影响人家明年的春种秋收,人拿啥钱买种子是吧?希望警方在处理该类案件时,能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张帆律师邀请您阅读全文

新能源车“占位”94分钟,被收438.4元超时占用费,合理么?

工作动态

发布时间: 2025-10-23 17:35:48

近日,上海一中院审结了一起服务合同纠纷案。 顾某是某新能源车车主,去年10月的一天下午,她在某酒店停车场使用某新能源车超级充电站为车辆充电。充电结束后,顾某并未及时挪车,导致车辆在充电车位停留超时。事后,顾某发现自己的支付宝账户被自动扣款546.85元,其中充电费108.45元,还有一笔438.4元的支出是超时占用费。顾某不服,于是起诉了新能源车企。 一审法院认为,某新能源车企在充电站的现场告示、车载地图弹窗以及官网中已告知超时占用费,且收费定价不存在过高情形,并未违反法律规定。故一审法院驳回顾某的诉讼请求。 顾某不服,上诉至上海一中院。 上海一中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主要在于:案涉超时占用费条款是否成立并生效,超时占用费的性质和超时占用费标准是否合理。 某新能源车企已通过官网、车机大屏幕、手机APP以及小程序等多种方式,对超时占用费的产生和计费标准向接受其充电服务的用户进行了充分的提

张帆律师邀请您阅读全文

共 36 条
  • 1
  • 2
  • 3
  • 4
前往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执业机构:北京华让律师事务所
执业证号:11101202111390359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38号院安联大厦16层
© 2025 张帆律师 京ICP备2025106037号
首页搜索
电话咨询